競技釣基礎教學3 - 釣魚 Fishing
By Skylar Davis
at 2011-03-11T14:06
at 2011-03-11T14:06
Table of Contents
調靈與調鈍
釣界多年爭論不休的幾大焦點之一就是:何為調靈,何為調鈍,這個問題搞不清楚,學釣魚只能是越學越糊塗,最後只能是“釣”進了八卦迷魂陣,最終被“調”趴下為止。
我對調靈、調鈍的觀戰,是以浮力原理為理論依據,在對幾十種浮漂進行了數百次的測試,並通過多年的垂釣初中檢驗,最終得出的。同某些書上的觀點是有很大差異,甚至是完全不同的,讀者可以通過初中來檢驗我的觀點是否正確。
一本臺釣揭秘書中對何為調靈、何為調鈍是這樣講的:“調整浮漂超過四目,如調五目、六目等則調靈敏,調的目數越多越靈敏。垂釣時,浮漂露水目數少於二目,說明浮漂受重力增加則敏感度提高,稱釣靈敏;如釣一目、釣半目時浮漂至露水少於四目,肯定是墜已加重,則反應遲鈍。“
以上觀點能看出作者認為浮漂的露出水面目數越多越靈,反之越鈍。其理論依據是:調的目數少時比目數多時“肯定是墜已加重,則反應會遲鈍。”
在分析靈、鈍前,首先要明確浮漂的靈與鈍是以浮漂體現魚訊時的位移速度和位移量來區分的:漂、餌同步同量位移(不計線長的因素)為靈,浮漂滯後減量位移為鈍。
實際影響浮漂位移速度及位移量的因素有以下三個(在雙餌離底的前提下):一是浮力和重力;二是水面張力;三是水對浮漂及線組在瞬間移動時所形成的阻力。這如同汽車行駛中形成的風阻近似:同樣是迎面角度大,受到的阻力越大;移動的速度越快,受到的阻力越大。
前面講過,無論是調四或調六,當它們立在水中不動時,都是處在二力平衡之中,此時的鉛墜在水中的重量均為零。六目的鉛墜和四目的鉛墜,此時沒有輕重之分。所以說,在等同條件下同一支浮漂四目不會比六目遲鈍。
另外,從六目加鉛皮到四目所加的重量很小,對一支優秀的釣鯽浮漂來講,可能不足1克;從鉛皮的體積來講,厚不過0.2毫米,長寬在2毫米左右,把它卷在鉛墜中,墜的體積不會明顯增大,水對墜移動時的阻力也不會因此而明顯增加。
當調四目和調六目兩支浮漂,被同樣的力抻動時,如果四目比六目細,四目受到水面張力的影響會比六目小。
所以我認為調的目數越多越靈,越少越鈍這種觀點是錯誤的,是對浮力和重力的平衡關系的一種誤解。
單純從調漂來講,我認為:同號同體型的浮漂,調的目數越多越遲鈍,調的目數越少越靈敏;示標目長、粗細相同,同號但體型不同的浮漂調的相同時,細身的靈敏,粗身的遲鈍;示標目長、粗細相同,同型不同號的浮漂,調的相同時,號小的靈,號大的鈍。
一支示標上下一樣粗,而且每目都是等長的浮漂,除了調成平水以外,調到任何目數,靈、鈍基本相同。如果因為調的目數低而造成鉛墜外徑明顯增大,瞬間移動時,水對它的阻力也相應增大,那麽這種浮漂是調的目數越多越靈敏,調的目數越少越遲鈍。
但廠家生產的釣鯽浮漂,一是出於迎合人的審美觀,二是為了示標能在快速提竿時不被水的阻力折斷,一般都做成下粗上細。所以即使目長相同,體積也不同。
用兩支完全相同的浮漂,一支調成六目,一支調成兩目。如果它們目長相同,粗細不同(六目比兩目粗),那六目的體積肯定比兩目大,入水後產生的浮力要比兩目大,要克服這個浮力的重力相應要大。通過測試證明,把一塊能使兩目浮漂下沈到一目的鉛皮,加到六目浮漂上,它下沈到不到五目。我們假設,在其它條件相同時,魚用相同的力來吸餌,調成兩目的那支浮漂,下頓的速度和下頓量,肯定比調成六目的那支浮漂又快又大。
另外魚吸餌抻動浮漂,漂在下頓過程中,不但要克服浮力的向上托力,還要克服水對它瞬間下頓所造成的阻力,以及水面張力對示標的擠壓力。我們已了解,示標與水面接觸的面積越大受到張力的影響就越大,而六目比兩目粗,所以受張力的影響就更大。
通過以上的分析,可以得出結論:示標下粗上細的浮漂都是調的目數越多、越高(接近水面的目數越)越遲鈍,調的目數越少、越低(接近水面的目數越粗)越靈敏,調成平水最靈敏。
全方位級差調釣法
浮漂調有靈、鈍之分,釣也有靈、鈍之分。“臺釣”的觀點是雙餌離底為釣靈,雙餌到底為釣鈍。
競技釣是雙餌離底為釣靈;一餌臥底、一餌觸底為不靈不鈍;鉛墜臥底為最鈍。它與“臺釣”有兩點不同之處:一是確定了不靈不鈍的臨界點;二是擴大了釣鈍的範圍,把鈍延伸到鉛墜臥底,俗稱釣底墜。
競技比賽中,為了能對付各種各樣的滑魚和千變萬化的吃口,必須為浮漂創造一個更為寬廣的調釣空間,只圍繞著雙餌離底和雙餌到底這個有限的範圍來調整釣靈與釣鈍是不夠的。
為了便於掌握,並考慮到約定俗成的原因,我們把示標尖第一目定為最低目,是最靈的一級;示標根那目定為最高目,是最鈍的一級;把調幾釣幾定為這一級的臨界點。例如調四釣四,就做為四目的不靈不鈍的臨界點。從調四釣四改為向高釣四目半起,就是從四目這一級的基點開始向釣靈發展,一直可以釣到雙餌離底為止。如果從調四釣四改為向高釣四目半起,就是從四目這一級的基點開始向釣鈍發展,一直釣到鉛墜臥底為止。可以歸納成:釣目低於調目為釣靈,高於調目為釣鈍。調幾釣幾為這一目的臨界點。
因為示標的目下粗上細,所以調二釣二比調三釣三靈。調三釣三比調四釣四靈,以此類推到最高目。也就是說示標有多少目就有多少個不同級別臨界點,而且是從一目起越來越鈍。圍繞著這些不同的臨界點,又能調出不同級別的靈與鈍。例如,調五釣四同調四釣三或調三釣二就屬於這三個級別的釣靈;調五釣六同調上釣五或調三釣四就屬於這三個級別的釣鈍。無論是釣靈或釣鈍,低目總比高目的靈。
當你理解並掌握這種調漂原理之後,在使用浮漂時,能既輕松又準確地知道你的浮漂調在什麽靈鈍級,釣的是這個級的靈還是鈍,並能詳細地掌握靈鈍的程度。在魚情有變時,就可以有的放矢地去修正浮漂的釣目和調目,或根據情況而更換浮漂。而且這種方法,十分便於釣手做比賽記錄,用來做分析。當你總結教訓,積累經驗到一定的程度時,遇到魚情變化,就能準確變招對付自如了。
從理論上講,一支十目的浮漂,就有十個級別的臨界點和十個級別的靈與鈍。但不是所有的級別都好用或常用。而且,因材質、外形和做工不同,不同的浮漂有不同的常用級不不常用級。並且無法硬性確定,只有通過自己在使用中去觀察、發現。另外常用級少的浮漂和常用級多的浮漂也是各有優點和專用性,不能以常用級的多少來認定浮漂的優劣。另外不同材質、不同體型的浮漂,即使常用級相同,實際使用效果也不一定相同。
“全方位級差調釣法”,是與其他的調釣法有一個明顯的不同之處,那就是,它只告訴你這種調釣方法的機理,而不教條地去規定調目和釣目,一切都需要釣手用自己的浮漂,根據魚情和上面所介紹的用漂原理去調釣和修正。而且,任何一種調釣法,都離不開這個原理。當你用其他任何一種方法調釣遇到問題,理不清頭緒時,按“全方位級差調釣法”去定位分析,很快就能得出結論。
按這種方法調漂時,掛不掛餌已無關緊要。但要用調好的漂去稱一下餌重,這樣便於你了解雙餌在水下的狀態,並能按照你的要求去改變它們。
調、釣的起點分析
“調四釣二”,是“臺釣”的一個標誌。在一般情況下,做為學習懸垂底釣的一種簡單入門方法,是行之有效的。這些年來,它為無數釣魚人帶來了更多的驚喜和歡笑,使垂釣活動變得更加豐富多彩。
但是,不問水情、魚情,不論浮漂粗細、大小,不分餌輕重、大小,一律以“調四釣二”不調釣的起點,是缺少理論根據的。
我查閱了不少都“臺釣”的書刊,除了認為孔雀羽制的浮漂的“歸零點”在四目左右,所以把“調四釣二”作為基本的標準這一理由之外,沒發現其它說法。現已證明浮漂的“歸零點”在示標的頂部,那麽以調四釣二為基本標準的觀點就缺乏說服力了。
當今,用於競技釣鯽的浮漂,少則七八目,多則十幾目,它們因材質、外形、制造工藝及品質的不同,造成它們的使用性能各不相同。如比賽中盲目“調四釣二”,獲勝的機會肯定要少。
比賽中,在上魚不好的情況下,一般是先從釣目上做調整。比如說當你發現“調四釣二”效果差時,肯定是先在調四釣二的基礎上,上下調整,如改為“調四釣三”、“調四釣四”或“調四釣一”,總是圍繞著調四做文章。當你在調四的基礎上怎樣修正釣目都無效時,才會開始懷疑錯不在釣目,可能在調目擊,也就是說,當你最終醒過夢來,認識到從一開始就不應該調四時,恐怕一個半小時的比賽已結束了。
休閑釣因時間充足,調錯了目數,慢慢去找是無所謂的,興許這還能成為一種垂釣的樂趣呢。而競技比賽因受到時間限制,要在賽前根據魚情事先做出正確判斷,這場魚應該用什麽漂、調幾目,從幾目起釣等等,必須心如明鏡,並落實到位,而且要制定備用方案。否則,比賽中一步走錯就會導致滿盤皆輸。
所以我認為,競技釣應該是“調無基數,釣無定目”,一切要由魚來決定。不分青紅皂白,上來就“調四釣二”,無疑是給自己做了個套,非把自己“調死”不可。
當你掌握了“全方位級差調釣法”,在參賽或平時訓練時就可以根據經驗直接確定起調釣起點。比如,魚小吃口輕,可以從示標較細的目數的臨界點起釣,例如調二釣二;魚大吃口重,可以從示標較粗的目數起調鈍釣靈,例如調五釣三;魚小口滑,釣靈了常出現頓漂空竿,可以上來就調靈釣鈍,例如調一釣二釣三,魚小口滑餌又輕,可以調平水釣一目。
在魚密度低的賽場比賽,可以先釣靈一點,讓上餌離底,便於“搶魚”(引魚進窩)。在魚密度高而且魚口極亂的賽場比賽時,必須從開始就“壓底”釣,一定要讓雙餌到底。並且要加大餌的黏度和比重,控制進窩魚數,避免魚多亂窩。
以上只是舉例而已,千萬不要照搬。而且,在確定調釣起點之前,先要定漂、定餌、定大線粗細、子線長短、鉤型鉤號,最後才是確定調釣而已。
一名優秀的釣手對每場比賽的調釣起點,是會極為用心和在意的,絕不會在這點上犯低級錯誤,一旦選定了正確的調釣起點,很可能在一個半小時的比賽中無需換目,只是偶爾修正一下釣目而已。
要想在賽場上能正確設定調釣起點,方法只有一個:多參加比賽,多積累經驗,多總結教訓。在平時練習中,虛心學習,善於觀察,完全了解浮漂的使用原理並專心讀懂你手中的浮漂,對它所表達的語言能一目了然,真正做到“人、漂合一”。
釣界多年爭論不休的幾大焦點之一就是:何為調靈,何為調鈍,這個問題搞不清楚,學釣魚只能是越學越糊塗,最後只能是“釣”進了八卦迷魂陣,最終被“調”趴下為止。
我對調靈、調鈍的觀戰,是以浮力原理為理論依據,在對幾十種浮漂進行了數百次的測試,並通過多年的垂釣初中檢驗,最終得出的。同某些書上的觀點是有很大差異,甚至是完全不同的,讀者可以通過初中來檢驗我的觀點是否正確。
一本臺釣揭秘書中對何為調靈、何為調鈍是這樣講的:“調整浮漂超過四目,如調五目、六目等則調靈敏,調的目數越多越靈敏。垂釣時,浮漂露水目數少於二目,說明浮漂受重力增加則敏感度提高,稱釣靈敏;如釣一目、釣半目時浮漂至露水少於四目,肯定是墜已加重,則反應遲鈍。“
以上觀點能看出作者認為浮漂的露出水面目數越多越靈,反之越鈍。其理論依據是:調的目數少時比目數多時“肯定是墜已加重,則反應會遲鈍。”
在分析靈、鈍前,首先要明確浮漂的靈與鈍是以浮漂體現魚訊時的位移速度和位移量來區分的:漂、餌同步同量位移(不計線長的因素)為靈,浮漂滯後減量位移為鈍。
實際影響浮漂位移速度及位移量的因素有以下三個(在雙餌離底的前提下):一是浮力和重力;二是水面張力;三是水對浮漂及線組在瞬間移動時所形成的阻力。這如同汽車行駛中形成的風阻近似:同樣是迎面角度大,受到的阻力越大;移動的速度越快,受到的阻力越大。
前面講過,無論是調四或調六,當它們立在水中不動時,都是處在二力平衡之中,此時的鉛墜在水中的重量均為零。六目的鉛墜和四目的鉛墜,此時沒有輕重之分。所以說,在等同條件下同一支浮漂四目不會比六目遲鈍。
另外,從六目加鉛皮到四目所加的重量很小,對一支優秀的釣鯽浮漂來講,可能不足1克;從鉛皮的體積來講,厚不過0.2毫米,長寬在2毫米左右,把它卷在鉛墜中,墜的體積不會明顯增大,水對墜移動時的阻力也不會因此而明顯增加。
當調四目和調六目兩支浮漂,被同樣的力抻動時,如果四目比六目細,四目受到水面張力的影響會比六目小。
所以我認為調的目數越多越靈,越少越鈍這種觀點是錯誤的,是對浮力和重力的平衡關系的一種誤解。
單純從調漂來講,我認為:同號同體型的浮漂,調的目數越多越遲鈍,調的目數越少越靈敏;示標目長、粗細相同,同號但體型不同的浮漂調的相同時,細身的靈敏,粗身的遲鈍;示標目長、粗細相同,同型不同號的浮漂,調的相同時,號小的靈,號大的鈍。
一支示標上下一樣粗,而且每目都是等長的浮漂,除了調成平水以外,調到任何目數,靈、鈍基本相同。如果因為調的目數低而造成鉛墜外徑明顯增大,瞬間移動時,水對它的阻力也相應增大,那麽這種浮漂是調的目數越多越靈敏,調的目數越少越遲鈍。
但廠家生產的釣鯽浮漂,一是出於迎合人的審美觀,二是為了示標能在快速提竿時不被水的阻力折斷,一般都做成下粗上細。所以即使目長相同,體積也不同。
用兩支完全相同的浮漂,一支調成六目,一支調成兩目。如果它們目長相同,粗細不同(六目比兩目粗),那六目的體積肯定比兩目大,入水後產生的浮力要比兩目大,要克服這個浮力的重力相應要大。通過測試證明,把一塊能使兩目浮漂下沈到一目的鉛皮,加到六目浮漂上,它下沈到不到五目。我們假設,在其它條件相同時,魚用相同的力來吸餌,調成兩目的那支浮漂,下頓的速度和下頓量,肯定比調成六目的那支浮漂又快又大。
另外魚吸餌抻動浮漂,漂在下頓過程中,不但要克服浮力的向上托力,還要克服水對它瞬間下頓所造成的阻力,以及水面張力對示標的擠壓力。我們已了解,示標與水面接觸的面積越大受到張力的影響就越大,而六目比兩目粗,所以受張力的影響就更大。
通過以上的分析,可以得出結論:示標下粗上細的浮漂都是調的目數越多、越高(接近水面的目數越)越遲鈍,調的目數越少、越低(接近水面的目數越粗)越靈敏,調成平水最靈敏。
全方位級差調釣法
浮漂調有靈、鈍之分,釣也有靈、鈍之分。“臺釣”的觀點是雙餌離底為釣靈,雙餌到底為釣鈍。
競技釣是雙餌離底為釣靈;一餌臥底、一餌觸底為不靈不鈍;鉛墜臥底為最鈍。它與“臺釣”有兩點不同之處:一是確定了不靈不鈍的臨界點;二是擴大了釣鈍的範圍,把鈍延伸到鉛墜臥底,俗稱釣底墜。
競技比賽中,為了能對付各種各樣的滑魚和千變萬化的吃口,必須為浮漂創造一個更為寬廣的調釣空間,只圍繞著雙餌離底和雙餌到底這個有限的範圍來調整釣靈與釣鈍是不夠的。
為了便於掌握,並考慮到約定俗成的原因,我們把示標尖第一目定為最低目,是最靈的一級;示標根那目定為最高目,是最鈍的一級;把調幾釣幾定為這一級的臨界點。例如調四釣四,就做為四目的不靈不鈍的臨界點。從調四釣四改為向高釣四目半起,就是從四目這一級的基點開始向釣靈發展,一直可以釣到雙餌離底為止。如果從調四釣四改為向高釣四目半起,就是從四目這一級的基點開始向釣鈍發展,一直釣到鉛墜臥底為止。可以歸納成:釣目低於調目為釣靈,高於調目為釣鈍。調幾釣幾為這一目的臨界點。
因為示標的目下粗上細,所以調二釣二比調三釣三靈。調三釣三比調四釣四靈,以此類推到最高目。也就是說示標有多少目就有多少個不同級別臨界點,而且是從一目起越來越鈍。圍繞著這些不同的臨界點,又能調出不同級別的靈與鈍。例如,調五釣四同調四釣三或調三釣二就屬於這三個級別的釣靈;調五釣六同調上釣五或調三釣四就屬於這三個級別的釣鈍。無論是釣靈或釣鈍,低目總比高目的靈。
當你理解並掌握這種調漂原理之後,在使用浮漂時,能既輕松又準確地知道你的浮漂調在什麽靈鈍級,釣的是這個級的靈還是鈍,並能詳細地掌握靈鈍的程度。在魚情有變時,就可以有的放矢地去修正浮漂的釣目和調目,或根據情況而更換浮漂。而且這種方法,十分便於釣手做比賽記錄,用來做分析。當你總結教訓,積累經驗到一定的程度時,遇到魚情變化,就能準確變招對付自如了。
從理論上講,一支十目的浮漂,就有十個級別的臨界點和十個級別的靈與鈍。但不是所有的級別都好用或常用。而且,因材質、外形和做工不同,不同的浮漂有不同的常用級不不常用級。並且無法硬性確定,只有通過自己在使用中去觀察、發現。另外常用級少的浮漂和常用級多的浮漂也是各有優點和專用性,不能以常用級的多少來認定浮漂的優劣。另外不同材質、不同體型的浮漂,即使常用級相同,實際使用效果也不一定相同。
“全方位級差調釣法”,是與其他的調釣法有一個明顯的不同之處,那就是,它只告訴你這種調釣方法的機理,而不教條地去規定調目和釣目,一切都需要釣手用自己的浮漂,根據魚情和上面所介紹的用漂原理去調釣和修正。而且,任何一種調釣法,都離不開這個原理。當你用其他任何一種方法調釣遇到問題,理不清頭緒時,按“全方位級差調釣法”去定位分析,很快就能得出結論。
按這種方法調漂時,掛不掛餌已無關緊要。但要用調好的漂去稱一下餌重,這樣便於你了解雙餌在水下的狀態,並能按照你的要求去改變它們。
調、釣的起點分析
“調四釣二”,是“臺釣”的一個標誌。在一般情況下,做為學習懸垂底釣的一種簡單入門方法,是行之有效的。這些年來,它為無數釣魚人帶來了更多的驚喜和歡笑,使垂釣活動變得更加豐富多彩。
但是,不問水情、魚情,不論浮漂粗細、大小,不分餌輕重、大小,一律以“調四釣二”不調釣的起點,是缺少理論根據的。
我查閱了不少都“臺釣”的書刊,除了認為孔雀羽制的浮漂的“歸零點”在四目左右,所以把“調四釣二”作為基本的標準這一理由之外,沒發現其它說法。現已證明浮漂的“歸零點”在示標的頂部,那麽以調四釣二為基本標準的觀點就缺乏說服力了。
當今,用於競技釣鯽的浮漂,少則七八目,多則十幾目,它們因材質、外形、制造工藝及品質的不同,造成它們的使用性能各不相同。如比賽中盲目“調四釣二”,獲勝的機會肯定要少。
比賽中,在上魚不好的情況下,一般是先從釣目上做調整。比如說當你發現“調四釣二”效果差時,肯定是先在調四釣二的基礎上,上下調整,如改為“調四釣三”、“調四釣四”或“調四釣一”,總是圍繞著調四做文章。當你在調四的基礎上怎樣修正釣目都無效時,才會開始懷疑錯不在釣目,可能在調目擊,也就是說,當你最終醒過夢來,認識到從一開始就不應該調四時,恐怕一個半小時的比賽已結束了。
休閑釣因時間充足,調錯了目數,慢慢去找是無所謂的,興許這還能成為一種垂釣的樂趣呢。而競技比賽因受到時間限制,要在賽前根據魚情事先做出正確判斷,這場魚應該用什麽漂、調幾目,從幾目起釣等等,必須心如明鏡,並落實到位,而且要制定備用方案。否則,比賽中一步走錯就會導致滿盤皆輸。
所以我認為,競技釣應該是“調無基數,釣無定目”,一切要由魚來決定。不分青紅皂白,上來就“調四釣二”,無疑是給自己做了個套,非把自己“調死”不可。
當你掌握了“全方位級差調釣法”,在參賽或平時訓練時就可以根據經驗直接確定起調釣起點。比如,魚小吃口輕,可以從示標較細的目數的臨界點起釣,例如調二釣二;魚大吃口重,可以從示標較粗的目數起調鈍釣靈,例如調五釣三;魚小口滑,釣靈了常出現頓漂空竿,可以上來就調靈釣鈍,例如調一釣二釣三,魚小口滑餌又輕,可以調平水釣一目。
在魚密度低的賽場比賽,可以先釣靈一點,讓上餌離底,便於“搶魚”(引魚進窩)。在魚密度高而且魚口極亂的賽場比賽時,必須從開始就“壓底”釣,一定要讓雙餌到底。並且要加大餌的黏度和比重,控制進窩魚數,避免魚多亂窩。
以上只是舉例而已,千萬不要照搬。而且,在確定調釣起點之前,先要定漂、定餌、定大線粗細、子線長短、鉤型鉤號,最後才是確定調釣而已。
一名優秀的釣手對每場比賽的調釣起點,是會極為用心和在意的,絕不會在這點上犯低級錯誤,一旦選定了正確的調釣起點,很可能在一個半小時的比賽中無需換目,只是偶爾修正一下釣目而已。
要想在賽場上能正確設定調釣起點,方法只有一個:多參加比賽,多積累經驗,多總結教訓。在平時練習中,虛心學習,善於觀察,完全了解浮漂的使用原理並專心讀懂你手中的浮漂,對它所表達的語言能一目了然,真正做到“人、漂合一”。
Tags:
釣魚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
By Linda
at 2011-03-08T11:37
at 2011-03-08T11:37
低克數小烏龜拋投
By Carol
at 2011-03-06T14:39
at 2011-03-06T14:39
安安安安安安安安安安安安
By Gilbert
at 2011-03-06T04:42
at 2011-03-06T04:42
新手釣魚要買什!!東西?
By Victoria
at 2011-03-05T02:51
at 2011-03-05T02:51
高雄釣魚點 有哪些地點?
By Franklin
at 2011-03-05T02:49
at 2011-03-05T0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