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水情,判斷魚情 - 釣魚 Fishing
By Elvira
at 2013-12-29T06:56
at 2013-12-29T06:56
Table of Contents
5)看水草:水草葉殘缺不全,甚至“寸草不剩”,或者草邊有顫動,由此可判斷出水中有魚及其品種。
(6)聽魚聲:即聽魚的吃草聲或跳躍擊水聲。在多浮藻或水草叢、深處,稍加注意,就會聽到魚兒“哢樸、哢樸”的吃草聲。發出聲音的水域越廣,表明魚越多。或者聽到魚兒遊動、跳躍或追捕食物發出的擊水聲,表明該水域魚兒活躍。憑聲音大小,還可判斷該水域魚的大小。(7)聞魚腥味:鰱魚是有腥味的,在乾淨的水中,腥味會散發出來,悶熱天氣更濃,可在下風頭聞到魚腥。天氣暖和,魚的活動量越大,腥味也越濃,表明魚兒越多,冬天魚活動量小,或者沒有魚的水域,魚腥味很少或者沒有。
(8)聞水質味??水質好的水域,一站到水邊,就會聞到一股淡淡的水和水草散發出來的氣味,甚至還夾雜點血腥味,這是垂釣的好地方。如果聞到水中發出多種嗆鼻的氣味,表明這裏的水已被工業廢水或農藥污染。剛捕撈過的水域,會發出濃重的污泥氣味。若水中多爛草、死魚、死動物等腐敗物,就會發出腐物臭氣味,由此可判斷,這些水域水質不好,不宜魚兒生存,不是垂釣之地。
(9)試水溫水溫的變化與垂釣有極大的關係,這往往是垂釣收穫如何的關鍵性的一個因素。水的受熱、散熱比空氣慢;淺水層與深水層的溫度又有差異。夏天地面氣溫很高,深水潭卻很涼爽,故有“夏釣潭”之說;下了一陣雨,又刮了一陣風,地面已有些寒冷,但水溫下降不大,寒冷的早晨,但深水潭的水面較蕩漾如故,有的還發出陣陣蒸氣。水溫是影響魚活動和覓食的主要因素。因此,垂釣之前測試一下水溫是有好處的。最簡單的測試方法就是用手入水一試.夏天即使地面溫度不高,如果水燙手、也不宜下鈎,冬天即使地面溫度很低,水不很冷,還是可以下的。春、秋兩季爲何是垂釣黃金季節,其主要原因是天氣溫和,水溫不冷不熱,爲魚兒活動、覓食提供了適宜的生態環境。魚是變溫性動物,對水溫的變化反應敏感,直接影響其生長、活動和進食。15—25℃水溫,是溫水性、暖水性魚類最佳生長水溫,吃食旺盛。溫度過高或過低,都與魚類生長不利,更不適於垂釣了。溫水性魚類在水溫30℃以上,即食欲減退,鯉魚、鯽魚等在4度以下就基本不進食。因此,只有掌握水溫和魚進食的關係,才能取得較好的垂釣效果。
(10)試水深度、流速 魚類活動與水體環境、水的深度、流速也有密切的關係。即使同一水域,不同地段、不同時間內衆的深度和流速,往往也不同或發生變化。因此,垂釣前要觀察這種變化並進行一定的測試,以決定是否下鈎和選擇釣點。最簡單方法是用釣線(含釣鈎浮標)探測水域的深淺及其流速大小,以便掌握水情施釣。經測試後,水深1米左右的約點爲最佳。但有些情況下,3—5寸深度也能約到魚,如開春後雨水暴漲,把河、湖、水庫周圍的稻田淹沒,魚遊入稻田覓食,田內水雖不及1米,甚至只有幾寸深,但水稍渾濁.卻成了極佳的垂釣處。同一水域,如有流水處,要選擇流水口垂釣,特別雨後的流水口。因流水給魚兒帶來食物和新鮮氧氣,也適合魚兒逆水而遊的習性,是魚兒喜歡聚集的地方。在活水湖、河地垂釣,應選擇迴旋、彎頭處,這些地方是魚兒遊動的路線。俗話說:“人有人道,魚有魚路”,就是這個道理。若在垂釣中發現水位拉明顯下降時,魚兒驚慌不安,紛紛逃竄,退居深水少動寡食,這時若放長線、遠拋鈎,釣深水,就有收穫。在河流中間測試流速時,可根據河中心流速作出如下判斷;流速在2米/秒以上,無法垂釣;在1一2米/秒之間,河邊可懸釣或浮釣;在O.5—1米/秒之間者,河彎曲向內者,可沉底釣。河心仍不可垂釣,在0.2—0.5米/秒之間,河邊4米以內可浮釣、懸釣,2米以內可用會垂砣沉底釣,在0.O2一0.05米/秒之間,河心亦可沉底釣。總之,水域深度、流速會不斷發生變化。水位有漲有落,甚至朝夕多變。原來的釣點不能釣了,或者原來不能釣的地方,因水位、流速發生變化,可能成爲好的釣點,原來是靜水水域,因水位上漲而成了流水水域。因此,掌握水域的深度和流速,隨機應變,適時地改變釣點及方法,才能有所釣獲。一個精明的釣手,必須對魚場水情了如指掌,準確地判斷魚情,才可不打“無把握之仗”。
選擇最佳釣位
(6)聽魚聲:即聽魚的吃草聲或跳躍擊水聲。在多浮藻或水草叢、深處,稍加注意,就會聽到魚兒“哢樸、哢樸”的吃草聲。發出聲音的水域越廣,表明魚越多。或者聽到魚兒遊動、跳躍或追捕食物發出的擊水聲,表明該水域魚兒活躍。憑聲音大小,還可判斷該水域魚的大小。(7)聞魚腥味:鰱魚是有腥味的,在乾淨的水中,腥味會散發出來,悶熱天氣更濃,可在下風頭聞到魚腥。天氣暖和,魚的活動量越大,腥味也越濃,表明魚兒越多,冬天魚活動量小,或者沒有魚的水域,魚腥味很少或者沒有。
(8)聞水質味??水質好的水域,一站到水邊,就會聞到一股淡淡的水和水草散發出來的氣味,甚至還夾雜點血腥味,這是垂釣的好地方。如果聞到水中發出多種嗆鼻的氣味,表明這裏的水已被工業廢水或農藥污染。剛捕撈過的水域,會發出濃重的污泥氣味。若水中多爛草、死魚、死動物等腐敗物,就會發出腐物臭氣味,由此可判斷,這些水域水質不好,不宜魚兒生存,不是垂釣之地。
(9)試水溫水溫的變化與垂釣有極大的關係,這往往是垂釣收穫如何的關鍵性的一個因素。水的受熱、散熱比空氣慢;淺水層與深水層的溫度又有差異。夏天地面氣溫很高,深水潭卻很涼爽,故有“夏釣潭”之說;下了一陣雨,又刮了一陣風,地面已有些寒冷,但水溫下降不大,寒冷的早晨,但深水潭的水面較蕩漾如故,有的還發出陣陣蒸氣。水溫是影響魚活動和覓食的主要因素。因此,垂釣之前測試一下水溫是有好處的。最簡單的測試方法就是用手入水一試.夏天即使地面溫度不高,如果水燙手、也不宜下鈎,冬天即使地面溫度很低,水不很冷,還是可以下的。春、秋兩季爲何是垂釣黃金季節,其主要原因是天氣溫和,水溫不冷不熱,爲魚兒活動、覓食提供了適宜的生態環境。魚是變溫性動物,對水溫的變化反應敏感,直接影響其生長、活動和進食。15—25℃水溫,是溫水性、暖水性魚類最佳生長水溫,吃食旺盛。溫度過高或過低,都與魚類生長不利,更不適於垂釣了。溫水性魚類在水溫30℃以上,即食欲減退,鯉魚、鯽魚等在4度以下就基本不進食。因此,只有掌握水溫和魚進食的關係,才能取得較好的垂釣效果。
(10)試水深度、流速 魚類活動與水體環境、水的深度、流速也有密切的關係。即使同一水域,不同地段、不同時間內衆的深度和流速,往往也不同或發生變化。因此,垂釣前要觀察這種變化並進行一定的測試,以決定是否下鈎和選擇釣點。最簡單方法是用釣線(含釣鈎浮標)探測水域的深淺及其流速大小,以便掌握水情施釣。經測試後,水深1米左右的約點爲最佳。但有些情況下,3—5寸深度也能約到魚,如開春後雨水暴漲,把河、湖、水庫周圍的稻田淹沒,魚遊入稻田覓食,田內水雖不及1米,甚至只有幾寸深,但水稍渾濁.卻成了極佳的垂釣處。同一水域,如有流水處,要選擇流水口垂釣,特別雨後的流水口。因流水給魚兒帶來食物和新鮮氧氣,也適合魚兒逆水而遊的習性,是魚兒喜歡聚集的地方。在活水湖、河地垂釣,應選擇迴旋、彎頭處,這些地方是魚兒遊動的路線。俗話說:“人有人道,魚有魚路”,就是這個道理。若在垂釣中發現水位拉明顯下降時,魚兒驚慌不安,紛紛逃竄,退居深水少動寡食,這時若放長線、遠拋鈎,釣深水,就有收穫。在河流中間測試流速時,可根據河中心流速作出如下判斷;流速在2米/秒以上,無法垂釣;在1一2米/秒之間,河邊可懸釣或浮釣;在O.5—1米/秒之間者,河彎曲向內者,可沉底釣。河心仍不可垂釣,在0.2—0.5米/秒之間,河邊4米以內可浮釣、懸釣,2米以內可用會垂砣沉底釣,在0.O2一0.05米/秒之間,河心亦可沉底釣。總之,水域深度、流速會不斷發生變化。水位有漲有落,甚至朝夕多變。原來的釣點不能釣了,或者原來不能釣的地方,因水位、流速發生變化,可能成爲好的釣點,原來是靜水水域,因水位上漲而成了流水水域。因此,掌握水域的深度和流速,隨機應變,適時地改變釣點及方法,才能有所釣獲。一個精明的釣手,必須對魚場水情了如指掌,準確地判斷魚情,才可不打“無把握之仗”。
選擇最佳釣位
Tags:
釣點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水庫釣魚四個方法
By Lily
at 2013-12-27T08:10
at 2013-12-27T08:10
觀察水情,判斷魚情(精華文章分享)
By Kristin
at 2013-12-26T13:19
at 2013-12-26T13:19
尋求釣點
By Tracy
at 2013-12-26T12:27
at 2013-12-26T12:27
今天下午的釣績(25-12-2013)
By Gary
at 2013-12-25T13:37
at 2013-12-25T13:37
今天下午的釣績(23-12-2013)
By Sandy
at 2013-12-23T14:47
at 2013-12-23T14:47